上海这座城,白天摩登,夜晚迷幻。在浦东新区内,有一个叫做横山度假村的地方,里面集商务会议、住宿、餐饮、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坐落在顶层的钻石一号包房里,总是会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此时的钻石一号,就有几个西装革履、派头十足的男人瘫坐在那边。他们可不是什么大老板,而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大法官们。
鱼贯进入房间的是一排排年轻姑娘,个个美艳动人。几双色眯眯的眼睛飞快地扫视了一遍,带头的是民一庭的庭长陈雪明。只见他指点江山,跟皇上选妃似的,给自己和旁边的兄弟们安排着今晚的节目。其他人也动作娴熟地挑了几个姑娘便坐下。而这帮男客人中,居然还有一个市高院纪检组的副组长倪振文。
包房里刹那间热闹起来,喝酒的、唱歌的、猜拳的,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两个小时之后,点的洋酒见底了,歌也唱完了,这帮人便摇摇晃晃地在女孩子们的搀扶下,步出钻石一号厅。此时,镜头拍摄到有四个男人全部都上了楼,各自进入一个房间。监控也显示,没过一会,四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就跟上班打卡一样,熟门熟路地推开了其中四位法官的房门。一场拿权力换皮肉的脏事,就这样成交了。
安排和参与这场酒局的人,本以为他们做的是神不知鬼不觉,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就在这座花天酒地的宫殿外,有双眼睛已经死死地盯了他们一整年。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量,还敢把镜头对准这帮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呢?又有多深的恨,能让他花掉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就为了布下这张天罗地网?
大家好,欢迎来到五月的频道,我是五月。今天的故事比较炸裂。一个身家过亿的老板打官司输了,觉得不公平,他没选择继续告状,而是花了整整一整年,把自己武装成一个私家侦探,用跟踪和网络结合的方式,亲手把一群大法官给拉下了马。将这些惊掉下巴的视频公之于众的人,姓倪,咱接下来就叫他倪老板吧。
在2012年以前,倪老板的人生,拿出来就是一部标准的爽文剧本。他在1959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小弄堂里,上海人不服输和精明是刻在骨子里的。十几岁时,别人家的孩子还在啃书本,他在弄堂里和大人靠着打牌,每天就能揣兜里一两块钱。那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他好像天生就对人性和输赢这点事看得特别明白。
70年代末,20岁的倪老板初出茅庐,靠打牌攒下了600块钱,寻思着做一点生意。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他也总能够成功。十年过去之后,倪老板打拼出来有些家底了,也算是小有成就。1989年,全上海也没几个人见过大哥大,他已经用上了第五台。1993年,奔驰车在上海的街头还是一个稀罕物,他家车库就停着一辆。别墅、豪车,好几家公司,身家过亿,倪老板就是那个年代先富起来的样板。
在生意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其实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官司也打过不少,但是凭借着那股子机灵劲,基本上都没有输过。他这个人甚至有点飘了,就跟朋友们在吹牛的时候放大炮,说法院那帮人都怕自己判得不公,直接去他们门口贴大字报。不过倪老板这个人行得正,坐得端,他信奉的就是那么一套朴素的道理:只要我站得住,打官司不怕输。
那时候的倪老板,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出门前呼后拥,花钱如流水。他名下四辆豪车,还配着不同的司机,看心情换着开。倪老板也估摸着这好日子啊,一直能过到老,再传给他的儿子。可是老天爷就爱开个玩笑,命运偏偏给他来了一个急转弯。
2008年,倪老板手底下有一个快捷酒店需要装修,老婆给他介绍了一个工程老板顾向国。倪老板这个人信老婆,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两个人嘴上大概说了一个数,500来万,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在倪老板看来,这不过是他生意里九牛一毛的一个小钱,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可他哪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装修活,马上就要把他从云彩上一脚踹进泥坑里。他从一个大老板,变成了一个到处求告无门的上访者。
装修的活干完了,顾向国把结账单往桌子上一拍,给1100万。好家伙,这个数字比倪老板心里想的价钱翻了一倍还多。精明的倪老板当场就炸毛了,感觉自己被人当猴耍了。他混在社会上几十年,都是他用聪明的脑子算计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别人在他的头上动土了?他觉得这就是敲诈,这钱坚决不能给。两边僵持之下,很快就闹上了法庭。
官司一打就是好几年。一开始,闸北法院说顾向国的公司资质不够,合同无效,倪老板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可没过多久,这风向说变就变,法院又改口说工程干完了,也验收合格了,这钱就得认。更让倪老板窝火的是,法院找来的那个审价公司相当离谱,他跟对方谁都没有到场,一份720万的审价报告就出来了。倪老板是彻底傻眼了,他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坑,一个连环的坑。从签合同到打官司,再到这个莫名其妙的审价,一环扣一环,就是等着他往里跳呢。
他不服啊,案件上诉到了中院,结果维持原判。倪老板也是不信这个邪,咬着牙继续告,到了上海高院,结果还是一样,驳回不予受理。终审那个法槌砸下来的声音,不光是损失了倪老板的钱,更是把他几十年的脸面砸了个稀巴烂。为了执行判决,法院迅速把他两个公司的账全给封了,连纳税账号都给冻结,还给他上了一个限高令。限高,顾名思义,就是限制高消费的简称,就是法院下令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是经营必须有关的消费,比如坐个飞机什么的。
几年的官司打下来,输了官司,没了钱,公司也快垮了。往日那个呼风唤雨的倪总,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四处碰壁,什么叫做走投无路。到了2012年,无奈之下,倪老板只能卖了一套位于市中心的房子,才把他这笔到死都不想认的账给还上了。钱是还了,可这口气他咽不下去。他就天天琢磨这件事,翻来覆去地想,越想越郁闷。
他猛地想起了一件事情,以前跟那个顾向国喝酒的时候,那小子喝高了,拍着胸脯吹说在高院有亲戚,啥事都能给你摆平。当时的倪老板就当他吹牛而已,可现在一想,脑子嗡的一下,跟炸了一样。他突然明白,原来这官司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局,对方敢如此欺诈,背后肯定是有只黑手在操控。而这只手不光是抢了他的钱,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抽了他的脸,把他当傻子来玩。对倪老板这种做生意向来精明的人来说,这份羞辱比杀了他还难受。钱没了可以再挣,这面子要是找不回来,他连睡觉都睡不着。他下定了决心,不管花多大的代价,必须把这只黑手给他剁了。因为倪老板觉得,这已经不是钱的事,而是尊严的事情。
要报仇,第一步就是把对手的底裤给扒干净。倪老板想要搞清楚,顾向国那句高院有亲戚,到底是吹牛还是真牛。此时的他不再信什么官方渠道,他决定用最笨的,也是最直接的法子——跟踪。所谓打蛇打七寸,要想翻案,就得先把这个人的后台给掀了才行。
2013年过年,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圆饭,倪老板却像一个孤魂野鬼,一个人开着车在路上转悠。他死死地跟着顾向国的车,从上海一路开到了浙江松下镇,一个叫做红旗村的地方,那是顾向国老婆的老家。到了村里,倪老板也并不着急,他找了个由头跟村长村民套近乎拉家常,没费多大的劲,一个消息就让他给套出来了:顾向国老婆的堂哥,就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的副庭长赵明华。
这个消息像一道电,刷的一下从倪老板的尾巴骨窜到了天灵盖上。这下他全明白了,怪不得一审判决说改就改,怪不得审价那么离谱,怪不得他告到天边都没有用处,闹了半天,人家是组团来坑他的,法官和当事人是一家子的,他就是那个被围起来绞杀的猎物。愤怒的火苗子蹭的一下就窜了起来,几乎把倪老板都给烧成灰,但他硬是把这股邪火给压了下去。他的目标不再是顾向国,而是那个躲在后面操纵一切的赵明华。他要让这个拿着公权力给自家亲戚捞好处的法官知道,花儿是为什么这样红,海水为啥是蓝的。
倪老板的跟踪生涯就这么开始了。他从网上把赵明华的照片扒了下来,刻在了脑子里,之后更是活脱脱成了一个专业的私家侦探。他把赵明华的作息摸得一清二楚:赵明华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周五有时候会早退,周末基本在家。拜法官规律的生活所赐,倪老板的生活也跟着变得规律起來。他每天下午开车去法院门口蹲点,周末就去赵明华家小区门口趴活。为了不暴露,敬业的倪老板会隔三差五地换辆车开,有的时候甚至租个摩托车。
这跟踪的活其实也蛮枯燥的,也极其考验耐性,但是倪老板好像乐在其中。有的时候跟丢了,他也不着急,开车回家,心里对自己说不着急,我有的是时间慢慢跟他磨。就这么磨了一年多,一个属于大法官赵明华的地下世界被他一点点地扒了出来。
倪老板发现,赵明华的问题可不只是帮亲戚打官司这么简单。作为一个农村草根出身的法官,赵明华在上海居然有四套房,其中两套还是每平方单价超过10万的高档小区的大平层,就凭他一个法官的工资,打死也买不起啊。他还发现,赵明华在闵行火车站那边长期包养了一个二奶,每个月都要去那女的住处五六趟,有的时候干脆就在那过夜。倪老板后来告诉记者,他甚至还想好了假装是楼上的住户,把衣服扔在那女孩的阳台上,然后去敲个门,趁机在屋里装个摄像头,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他觉得,搞个生活作风问题弄不死精明的法官,他要的是一刀毙命的铁证。
倪老板发现,赵明华最大的命门就是贪和色。他和他的那帮法官朋友,是各种高档酒楼、夜总会、会所的常客,而请客的人呢,大部分都是律师和老板。倪老板甚至给他们总结出了一套活动的时间表:吃饭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打炮四个钟,唱歌两个小时。每次赵明华那帮人在里头花天酒地的时候,倪老板就一个人坐在车里,他在马路边上死等,饿了就啃两口面包,灌几口矿泉水。等那帮大爷摇摇晃晃地结账走人的时候,倪老板就溜达到前台,假装是跟他们一伙的,说要对对账单。而那账单上的数字一次次让他开了眼,奢侈到你根本就想不到。一顿饭吃掉几万块钱是常事,娃娃鱼这种东西在他们桌上就跟家常老菜一样。
跟踪的时间长了,倪老板的胆子也越来越肥。2013年4月6号,赵明华去参加他岳父的追悼会,倪老板居然在马路对面买了一个花圈,大摇大摆地就进去了。这事说起来也挺滑稽的,他站在赵明华背后不到五米的地方,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一个在悼念亡人,一个在盘算着怎么让活人完蛋。他死死地盯了这个仇人半个钟头,可那个在法庭上威风八面的大法官,对自己身边的危险却一点都没有察觉。
倪老板就像是有耐心的猎人,等着猎物露出他的喉咙。他知道赵明华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这就是他最好的机会。他自己甚至盘算过,赵明华那年47岁,还有13年退休,就算自己跟他耗到50岁,三年里头也肯定能够逮着他一次。而机会比倪老板想的来得还快。
2013年4月8号,倪老板跟着赵明华到了一家高档的会所,他通过账单判断,赵明华肯定在里头干了不干净的事,当场就报了警。结果这次报警,就像是在大海里扔了一块小石头,连个响儿都没有听到。这次的失败也让倪老板彻底明白,走正道没戏,他下定决心,必须用他自己的规矩来办了这件事情。他要的不光是揭发,他要把这条烂到根的链子整个给拽出来。
报警那事虽然没用,但是倪老板也就此琢磨明白了一件事情,靠什么高消费、养情妇这种零打碎敲的证据,根本就动不了赵明华这种老油条。他需要一个王炸,一个让所有人都没话可说的铁证,最好是将舆论彻底引爆的猛料。之后的倪老板,行事更像是一个导演,开始给自己的复仇大戏选景了。而他这个人还有点信风水,他觉得2013年上半年运气旺,所以这事必须在农历六月底之前干完,来一个致命一击。
2013年6月9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礼拜天,倪老板照旧开车在赵明华家附近蹲点。下午,他看见赵明华那辆灰车开了出来,倪老板立马一脚油门便跟了上去。他不知道今天要去哪里,但他有一种预感,今天要出大事。车子一路开,最后停在了南汇的横山度假村。车上下来五个人,倪老板直接一眼就锁定了赵明华,可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人群中还有一个熟面孔,上海高院民一庭的庭长陈雪明。一个副厅长,一个庭长,这应该不是简单的吃顿饭。倪老板的肾上腺素一下就上来了,他知道今晚这条鱼小不了。
这帮人直接就进了二楼一个包间去吃饭,倪老板在外头等着,中间又有三个人进去,好像还有律师。这顿饭吃了三个多小时,那股权钱交易的味隔着门都能闻到。晚上9点多,饭局散了,但这帮人并没有走,直接转场去了KTV,而他们进的,就是整个场子最贵、最豪华的钻石一号包房。倪老板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他知道正戏来了。没一会,十几个打扮妖艳的年轻姑娘排着队进了包房。几分钟之后,大部分都出来了,就剩下五个留在房里。他们五个男人正好一人一个,房里喧嚣了两个多小时。
快到深夜11点,赵明华一行这五个人,才摇摇晃晃地出来,勾肩搭背地往楼上客房走去。倪老板立马跟上,不敢太近,走廊里光线又暗,他只能用那副特制的眼镜、摄像头拼命地拍。他是亲眼看见了,五个人进了五个不同的房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倪老板躲在走廊的拐角处,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竖得像天线,死死地盯着那几扇门。大概半夜12点半,四个年轻女人,就是KTV里留下的那几个,分别走到赵明华、陈雪明他们四个人的房门口,刷卡推门进去,整个流程行云流水,跟排练过似的。倪老板用眼镜把这一切都录了下来,但他知道这还不够,走廊里拍的不清楚,也证明不了屋里到底干了啥。
为了取得度假村的官方监控,三天之后,倪老板又回到了横山度假村。他找到了保安,瞎编说自己前几天在这丢了东西,想看看监控。保安挺警惕的,让他报警。倪老板立马换上了一副又怂又猥琐的表情,压着嗓子跟保安说,大哥,帮个忙,不能报警啊,我那天晚上嗨找了个小妹,这事要是让我老婆知道了,不得扒了我的皮呀。这番表演正好戳中了保安的笑点,疑心也打消了。倪老板又趁势塞了几盒烟,软磨硬泡之下,保安终于让他看了监控。当监控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倪老板的心跳都快蹦出来了。他假装在找自己的东西,实际上是用身上藏的手机和录像设备在疯狂地翻拍。一次拍不清,他就过几天再来,换一个角度,换个设备,来来回回地折腾了好几次。
他终于把6月9号晚上到第二天一早9点半,赵明华这帮人吃饭、唱歌、挑人、进房、出房,最后一起坐车走人的全过程,从好几个角度全部都拷了下来。手里这30多个小时的袋子,就是他磨了一年的刀,现在刀要出鞘了。倪老板花了小几千块钱,找了个电脑高手,把这一堆素材剪成了一个8分34秒的精华版。视频里他还特意用红圈和大字,把每个法官的名字和身份标得清清楚楚。现在东风已到,就差他来放这把火了。倪老板要选个最好的时候,把这个复仇大片扔到网上,炸翻整个司法界。
2013年8月1号,倪老板注册了一个微博,名字起的特别有意思,叫做“公平公正比阳光还温暖”,然后他就把那8分34秒的视频传了上去。搞定这一切之后,他给朋友们发了消息,让他们帮忙转一转,然后就靠在椅子上等着看大戏。没等多久,网上就炸了,短短几个小时,点击和转发就跟疯了一样往上涨。上海高院法官集体招嫖这个话题,一下子就冲上了热搜。全网都给干蒙了,老百姓哪见过这个阵势,那些在法庭上一本正经、手握大权的大法官,私底下居然是这副德行。特别是当网友扒出那个叫做倪振文的,居然是高院纪检委副组长,他就是管这个事的,事情的荒唐程度简直到了顶峰。舆论的压力像海啸一样拍向了上海有关部门。
8月2号,视频曝光的第二天,上海市纪委和高院反应神速,立马说要成立联合调查组。当天晚上,调查组就找到了倪老板,第二天上午,倪老板就带着他那30多个小时的完整视频,走进了市纪委的大楼。他也知道,当他把这些东西交出去的时候,这场仗他已经赢了。
官方的调查结果也是快的惊人,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这么大的舆论和这么硬的证据面前,谁也别想抵赖。8月4号,也就是视频曝光的第三天,上海高院就发微博说,陈雪明、赵明华这四个人已经停职。8月6号傍晚7点,上海市纪委正式公布了处理结果,结果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大锤,把那几个法官的饭碗和前途,都砸了一个粉碎。
赵明华是那个倪老板最初的目标,他是民一庭副庭长,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审判职务撤销,还进去蹲了10天。那个带头挑人的民一庭庭长陈雪明,处理结果一模一样,双开撤职拘留。那个最讽刺的纪检组副组长倪振文,同样是双开撤职拘留。一个都没跑掉。民五庭的副庭长王国军,因为没有参与最后那一步,处理轻点,留党察看两年,撤职。还有那个请客的国企副总郭祥华,也是开除党籍,工作也丢了。一撸到底,干干净净。
那几天,上海出租车里的广播音量都开的老大,司机师傅会兴奋地跟乘客说,厉害吧,爆料的这个人,是阿拉上海人的英雄,把这些毒瘤都给铲掉了。而且这件事情的余震远远没有结束,当时的首席大法官周强在全国法院的会上,痛心疾首地说,这个案子是法院的耻辱,司法公信的灾难。一个普通的老板,用这种私了的方式,炸出了这么大的雷,就像是一面镜子,把司法系统内部的毛病,照得是清清楚楚,逼着整个中国的法院系统开始了一场大的整顿。
而我们的主角倪老板呢,在演完了这场复仇记之后,也成了个名人。他大大方方地接受了采访,把那一年多的跟踪细节全部都说了出来。外面的人都说他是英雄,他只是笑一笑,不承认也不否认。他自己说,他用的法子确实不怎么光彩,就是以牙还牙,对方用法律玩自己,自己就用纪律干掉他们。他自己就是干了纪委该干的活。
倪老板对着镜头说自己不是英雄,只是一个被逼到走投无路的上访人,用自己的方式报了仇而已。对于他最开始的那个官司,后来到底翻案了没有,好像已经没有人关心了,因为在这场复仇里,他丢掉的不光是钱,还有一年的正常生活。而他得到的也不光是出了一口恶气,更像是一种残酷的自我救赎。其实整个社会都应该感谢倪老板,他用一种最为极端的方式,保住了自己的脸面,也用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把中国的法治进程往前推了一小步。
今天的故事听着是不是特魔幻,也特无奈呢?它让人忍不住要想,要是正常的渠道都走不通,一个人的反抗会变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