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工程院于北京举行了2023年度院士学习教育暨颁证仪式。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亲自颁发了证书并发表了讲话。李晓红指出,院士是国家最崇高的学术荣誉,是一项充满责任的象征。他希望新当选的院士们能保持纯粹的学术初心,坚守院士称号的学术和纯洁标准,珍惜荣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在坚守学术性方面,李晓红提到,院士们应该继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入科研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他强调了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的理念,鼓励院士们专注于学术和科研,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评审活动,培养良好的学风。此外,他还呼吁规范学术话语权,促进学术争鸣,并强调了加强教学和科普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年轻才俊投身工程科技。

李晓红强调,如果院士被金钱和名利所诱惑,违背学术规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将会伤害整个院士群体的声誉。他警告不能让院士称号沾染非学术、功利的东西,不能让院士头衔与物质利益挂钩。他要求杜绝院士称号的滥用,规范自身兼职,禁止“双聘院士”,并防止以“院士”名义非学术活动。他强调成为院士要更加严格自律,加强团队管理,抵制不良风气,成为学术道德的榜样。

据了解,2023年度院士增选是党的二十大后的首次,也是对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首次检验。为贯彻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求,中国工程院发布了院士增选指南,强调以贡献、学术水平和道德操守为评选标准,重点选取长期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奋斗的科研人员,服务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当选的院士中,包括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吴世忠、疫苗和试剂研发者夏宁邵、西部科研人员尼玛扎西和高雄厚、白血病研究者黄晓军等。在颁证仪式上,代表新当选院士的李东、尼玛扎西和刘超分别发表了讲话。他们表示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此次院士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新当选院士涉及43个一级学科,占院士增选指南规定学科的78.2%。新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8.2岁,年龄跨度从48岁到76岁不等,其中60岁及以下的占比为81.1%。截至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978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