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前言:背叛的刀

2025年4月9日,北京的夜像毒药,渗进我的骨头。我站在酒店走廊,地毯吞噬脚步,手抖得攥不住钥匙。房门半掩,唐文博的笑从里面漏出,低沉,夹着酒气,像野兽的喘息。女人的娇吟刺耳,我推开门,看见他搂着赵雯,那个新来的硕士生。床单皱成一团,赵雯的丝袜挂在床头,空气里满是香水、汗和霉味,黏腻得让我想吐。

我没喊,没哭,转身离开。十二年的婚姻,早烂成泥,可这一幕像刀,割开我对他的最后幻想。唐文博,我的丈夫,人民大学的明星教授,台上谈“强国红利”,台下搂女学生,龌龊得像条狗。可他不止背叛我,他玷污了经济学——靠道听途说唬人,包装成洞见,骗掌声,骗地位。

明天他要飞上海,讲“全球化红利”到“伊朗潜力”,PPT还堆在我桌上。我本想帮他改,可现在只想烧了那些谎言。他的“红利”,全是“老王”们的八卦,哪句经得起查?而我,十二年前被他的资源诱惑,成了他的床伴,如今却要为这交易赎罪。

回忆像毒蛇,咬住我的心。2013年的面试,他温和的笑藏着猎人的贪婪;2015年的饭局,他的手像油腻的网,缠住我的腰;2017年的婚礼,我笑得像傀儡。这婚姻,是交易——他用学术权威换我的身体,我用屈辱换前途。

可赵雯的香水让我清醒。我要揭发他,不只为他的外遇,更为他的谎言——“伊朗潜力”的笑话,“强国红利”的空话。我要让媒体、学术圈、所有人都看清,他不是经济学家,是个道貌岸然的掮客。


第一章:面试的网

2013年9月,我25岁,站在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面试室,心跳像擂鼓。唐文博坐在正中,西装笔挺,眼镜后的目光像探照灯,温和却刺人。他翻我的简历,问:“林雪,你硕士论文写出口导向型工业化,为什么?”

我手心出汗,结巴答:“我想研究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他点头,笑得像长辈:“不错,有大局观。”他在白板画曲线,讲加入世贸的出口奇迹,工资拉动服务行业,数字信手拈来。我入迷,心想:这就是经济学家,洞悉规律,挥斥方遒。

面试结束,他叫住我:“林雪,你的底子不错,但实证差了点。想跟我做发展经济学?”我点头如捣蒜,觉得他像灯塔。可现在回想,那笑藏着猎人的狡黠。他的目光滑过我的脸,像在估价猎物。他看中的,不是简历,是我的孤立——小城女孩,家境普通,急需出路,正好被他的光环网住。

我考上了他的博士生。开学第一课,他讲“全球化红利”:“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990年的2%涨到2010年的20%,这就是红利。”我记笔记,满心崇拜。可后来我查了,他的数据没核实,随口报的只为唬人。我心刺痛:真正的经济学家,会这么敷衍?

读博第一年,我埋头文献,推模型,想配得上他。他却说:“雪,别钻牛角尖,学术是敲门砖,人脉才硬通货。”我笑笑,没当回事。可他的“指导”是空话。我拿模型请教,他扫一眼:“差不多就行,论文看故事,不看细节。”

有次我查他的论文,数据含糊,模型漏洞百出。我问,他笑:“雪,你太较真。发出去就行,谁查?”我心沉下去。这就是我崇拜的导师?一个靠光环唬人的伪学者?可我压下怀疑,告诉自己:他有资源,总有道理。


第二章:办公室的蛇

2014年,读博第二年,唐文博开始“关照”我。他推荐我进智库项目,带我去部委开会,还常约我喝咖啡。那是个冬日下午,学校旁的咖啡厅,焦糖味混着他的烟草气息。他点我爱喝的拿铁,笑:“雪,你论文不错,但得学着抬头看路。”

我点头,记建议:多看政策,多见人。可他话锋一转:“你这么聪明,一个人奋斗多累?跟我混,前途无量。”他的眼神像蛇,滑过我的脸,停在我的手,带着油腻的热。我握紧杯子,低声说:“唐老师,我只想做研究。”他笑,没追问,可那笑让我毛骨悚然。

从那天起,他找理由接近。深夜邮件:“雪,论文有问题,来办公室。”我推门进去,灯光昏黄,他关上门,手指擦过我的手腕,汗味混着烟草,黏得我恶心。他说:“别紧张,我帮你改。”他的呼吸压过来,像网罩住我。我僵住,推开他,逃回宿舍。

我开始躲他,上课坐最后一排,邮件冷淡。可他不急,照旧给资源:推荐论文,资助我去美国开会。我家境拮据,父母连生活费都凑不齐,他的钱像救命稻草。我感激,却怕得发抖。

有次开会,他送我回酒店,车里灯光暗得像陷阱。他靠过来,酒气喷脸:“雪,你真美,别浪费青春。”他的手滑向我的腿,指甲刮过牛仔裤,像蛇鳞。我推开他,跳下车,心跳得要炸开。我问自己:他真是经济学家?还是个用资源换女人的无耻之徒?

可我没勇气撕破脸。我需要他的推荐信。我开始麻木,觉得妥协也没那么难。


第三章:饭局的交易

2015年春,我的防线崩了。那晚唐文博说有项目,带我去三里屯私房菜馆。桌上几个西装男,谈政策、股市,笑声刺耳。唐文博如鱼得水,端杯说:“全球化红利到头了,未来看人口红利——城市化率从30%到60%,消费市场翻倍。”

我记笔记,心想:这观点新颖,回去查数据。可散场后,我查了,“人口红利”是论坛听来的,数据零散,逻辑牵强。我失望,可没多想。他是导师,总有深意。

饭局后,他送我回宿舍,车里灯光昏暗。他握住我的手,酒气喷脸:“雪,我对你好,你明白吧?学术圈残酷,跟了我,你少奋斗十年。”他的手像蛇,滑向我的腰,指尖汗腻,带着廉价古龙水的刺鼻。我脑子空白,愤怒、羞耻、恐惧交织。

我想甩开他,骂他无耻,可声音响起:拒绝他,论文谁签字?工作谁推荐?小城女孩的路,窄得可怜。我抽出手,低声说:“唐老师,我得想想。”他笑,没逼我。那晚我失眠,他的影子像毒——讲台上的正派,车里的龌龊。

我问自己:这就是经济学?还是赤裸裸的交易?可我没勇气反抗。我开始说服自己:学术圈不就这么回事?


第四章:上海的假面

2025年4月12日,上海论坛。唐文博走上台,西装笔挺,谈吐儒雅,像救世主。我坐在第三排,手握笔,心冷得像冰。赵雯的香水味还在我鼻子里,他的背叛像刀。可我得听他的演讲,找破绽。

他点开PPT:“百年变局与时代红利”。“过去四十年,全球化红利让我们腾飞。”他点出曲线,“贸易、投资、金融,构成了全球化指数。2008年后下滑,逆全球化成主旋律。特朗普若当选,会加速。”

我记下:全球化指数。我查过,这图是助教小李从网上找的,没核实。台下掌声不断,投资人不在乎。

他继续:“特朗普的三板斧:加关税、减税、减息。别信制造业复兴,核心为了钱——关税补减税窟窿。我有朋友在美国智库,告诉我算盘。”我冷笑。2024年关税收入才3%,怎么补窟窿?消息贩子!

“全球化红利结束了,强国红利来了。”他声音拔高,“中国回归世界舞台,中亚矿产、伊朗潜力,都是风口。”我攥笔。他连伊朗通胀率都没查,哪来的底气?

散场,他被围住,谈AI:“工程师红利让AI成本最低。”我冷笑。技术差距他不提,他的“红利”,全是谎言。我心想:这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迟早要付出代价。


第五章:浴室的屈辱

2016年,博士论文收尾,唐文博的追求露骨。他约我吃饭,灯光昏暗,酒气熏人。他手搭我肩,笑:“雪,你这么美,一个人多可惜?我们搭伙,干大事。”他的手指滑向背,汗味混古龙水,黏得恶心。

我厌恶,没推开。他的推荐信让我拿校级优秀,经费还清父母的债。我麻木,屈从没那么难。可每次他靠近,我都想吐。他的正派是假面,私下像饿狗。

有次改论文,他说:“署我第一作者。”我抗议:“数据我爬的,模型跑百次!”他笑:“雪,学术是团队。我签字,你发顶级期刊。”我咽怒,点头。论文发表,他拿去评奖,奖金全归他。

2017年,他求婚:“雪,嫁给我,未来无限。”我看他笑,心想:未来?更多饭局,更多龌龊。可我点头。婚礼上,宾客是大佬,我笑得像傀儡。这婚姻,是交易——我换职称,他换身体。

婚后,他更丑陋。一次醉酒,他在浴室缠我,酒气混廉价香水,地板冰冷刺骨。我闭眼忍受,泪滑下来。心想:这就是我选的路?一个伪学者的床?赵雯的影子,已在暗处发酵。


第六章:会议的潜规则

2025年5月,唐文博为私募基金演讲:“俄乌冲突让中亚求中国保护。我听说某国执政家族给中国企业矿产合同,这就是强国红利。”我问:“消息可靠?”他笑:“老王的朋友说的,能假?”

我查了,中亚合同风险高。可他不听,继续吹,客户信了。结果项目泡汤,客户亏千万,找他理论。他推说:“地缘政治不可控,我讲趋势。”

我冷笑:趋势?八卦害人!我研究中亚,发现真相不如他吹。我问:我信他,还是信数据?

同月,他在学术会议拉帮结派,私下对评委说:“老张,你投我论文,我保你下次奖。”我旁听,恶心。助教小李抱怨:“唐老师让我跑腿送礼,会议排名酒桌上定。”我心寒:这就是学术?潜规则的泥潭?

晚上,他搂我,手带烟味:“雪,别查数据,学我讲故事。”我推开,心想:故事?全是谎言。而赵雯的香水,让我更恶心。


第七章:酒店的丑态

2025年6月,我第二次撞破唐文博和赵雯。跟踪到酒店,门开,赵雯裙子半褪,丝袜挂床头,唐文博衬衫丢地上,笑像低吼。房间霉味混香水,窗帘半掩,灯光照出他的贪婪,像头饿狼。

我没冲进去,拍照片,转身走。我问:还忍吗?十二年屈辱,他的背叛、谎言,像毒灌满心。我要揭发,不只外遇,更为他的伪学术。

我翻电脑,找到他和赵雯的邮件,露骨不堪。他给赵雯改论文,署自己第一作者。我冷笑:一样套路,学术换身体。他的“经济学”,全是交易。

我整理谎言:中亚八卦、伊朗传闻、AI夸口。我要让他无处遁形,心想:这禽兽,玷污了经济学。


第八章:人民币的空话

2025年7月,唐文博课堂讲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产能决定人民币潜力,兑美元可能一比一。”我冷笑。资本开放是瓶颈,他不提。

我查了,2024年人民币支付占比3%。他却吹:“中亚、中东交易用人民币,这就是红利。”学生鼓掌,我却想:他连SWIFT都没研究,哪来底气?

他还谈数字货币:“央行数字人民币领先全球,投资人得跟上。”我查了,技术领先但应用有限。他的“领先”,又是跟风。

晚上,他醉了,手滑我腰:“雪,陪我乐乐。”我吼:“找赵雯!”他笑:“吃醋?她算什么。”我心寒:道貌岸然的禽兽!

我写人民币论文,用数据揭谎。我要证明:经济学是真相,不是交易。


第九章:绿色的谎言

2025年8月,唐文博迷上绿色能源,在智库讲:“三中全会后,补贴加码,光伏、风电是风口。”我查了,市场过热,风险大。他却吹:“工程师红利让成本最低。”

我问:“成本数据?”他笑:“老王说,光伏组件跌30%,够用。”我冷笑:跌价是事实,供过于求他不提。

会议前,他和主办方私下交易,用咨询费换主讲。我旁听,恶心。这就是学术?钱买来的舞台?

他的预测火了,客户投钱。可年底,光伏股跌,客户亏,找他。他推说:“市场波动,我讲趋势。”我心寒:趋势?炒作害人!

我研究绿色能源,发现过剩。我想写报告,他拦:“别坏生意。”我攥拳:生意?这就是你的经济学?


第十章:曝光的风暴

2025年10月,智库会议,唐文博讲“伊朗潜力”:“现代化进程快,投资人抓紧。”我忍不住,站起来:“唐教授,伊朗数据哪来的?2024年通胀超40%,哪来潜力?你的‘老王’?还是赵雯?”

全场哗然。他愣住,强笑:“林雪,数据是朋友提供。”我冷笑:“朋友?还是潜规则换来的?论文代写、抢署名、会议互投,你玷污了学术!”台下窃语,他的脸白了。

散会,他怒吼:“林雪,你想毁我?”我甩照片:“你毁自己!伪学者,伪君子!”他哑口。

我匿名整理证据——伊朗谎言、中亚八卦、赵雯邮件,投给财经媒体和知乎。几天后,热搜爆了:“人民大学教授学术造假,外遇女学生。”网友声讨,学校停职调查,客户撤资。

我提交伊朗论文,揭他的谎。学校查实代写、抢署名,他名声崩塌。我提离婚,搬出家。


尾声:真相的火

2025年12月,我的论文发表,“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没有掌声,但我知道,这是我的路。

唐文博还在挣扎,靠关系网苟延。可他的“红利”成笑话,媒体头条骂他“学术蛀虫”。学术圈的伪学者,像他一样多,靠潜规则、消息吃饭,忘了真相。

我看着数据,想起十二年前。那时的我,崇拜他的假面;现在的我,只信推导。经济学不是交易,是找规律的火。我点燃了它,哪怕烧伤自己。

 

Template Settings
Select color sample for all parameters
Red Green Olive Sienna Teal Dark_blue
Background Color
Text Color
Select menu
Google Font
Body Font-size
Body Font-family
Direction
Scroll to top